7月12日至17日,学院国土空间规划治理团队吴思副教授等前往浙江省嘉善县进行调研。调研组与嘉善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俞新俭主任、王蒲吉科长等展开座谈交流,并先后深入大云镇、西塘镇、姚庄镇等地进行走访调研,了解当地农业发展、耕地保护等情况及先进经验做法。
第一站:大云镇缪家村
“缪家村”是习近平总书记2008年调研嘉善时的考察点,跟随总书记的足迹,调研组首站来到缪家村。作为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核心区,缪家村创新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全域农田规模流转、全域农房有序集聚的“三全”集成改革,累计流转土地面积4637亩,耕地流转率达98%以上。缪家村打造了2500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样板区,集聚农户1026户,集聚率达98.8%,推动农村土地、农田碎片化转向整体化。
调研组参观了缪家村村史馆,系统了解缪家村全力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乡村振兴样板等情况。
随后,调研组来到丰乐农技服务专业合作社,并与合作社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第二站:大云镇政府
第二站调研组前往大云镇政府进行座谈交流。据了解,经过十余年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优化配置,全镇土地流转率达92%,自东向西形成“生态、生活、生产”三大板块。东部旅游板块主要为大云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包含巧克力甜蜜小镇、十里水乡、云澜湾国际温泉、碧云花园等旅游项目;中部集镇板块主要为生活社区以及配套的商业店铺、学校等;西部产业园板块以嘉善首个“飞地抱团”强村项目中德产业园为主。
座谈结束之后,调研组实地考察大云镇曹家村、江家村、大云村等地。渠相通、路相连、林成网、田成方,机械化作业与田园风光相得益彰,向人们展示着现代化美丽田园乡村画卷。
调研组成员也与当地农户进行了交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深入人心,盘活了土地资源,农民收入有保障,生活也越过越好。
第三站:嘉善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调研组与嘉善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进行座谈交流,国土整治中心俞新俭主任、调查确权登记科王蒲吉科长向调研组介绍了嘉善在镇村统筹土地流转、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飞地抱团”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目前,嘉善县土地流转率达75%以上,县政府对流转率高、集中连片村发放补贴,以鼓励村级委托流转,并对实际种粮农户每年给予补贴。全县9个镇(街道)全部启动全域土地整治工程,并开展跨乡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同时,嘉善县创新实施“飞地抱团”发展模式,既解决了偏远薄弱村“造血难”问题,又解决了区位优势镇土地指标紧张难题。
第四站:西塘镇红菱村现代粮食全产业链集成创新项目
嘉善县历来有“浙北粮仓”的美称,而嘉善粮仓在西塘,第四站调研组来到西塘镇红菱村。粮食产业是红菱村的强村基因,村里水稻种植面积达7500亩,水稻年产量可达5000吨。目前红菱村正在开展稻香未来村项目,打造水稻全产业链绿色生产体系,同时与科研院校、企业深度合作,自主研发“红菱大米”稻米新品种,进一步推广“嘉香谷粒”稻米品牌,培育以稻米为基础的共同富裕示范样板。
随后,调研组参观学习了现代粮食全产业链集成创新项目,该项目重点建设稻谷收储烘干加工物流一体化生产基地,是对于整个西塘稻米产业“种—产—烘—储—销—流”全产业链集成体系进行全面深化和数字化提升。
第五站:姚庄镇现代农业小微产业园
第五站调研组前往姚庄镇武长村现代农业小微产业园试点区。2020年,姚庄镇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契机,启动产业园A区项目,开展农田规范流转、归整集中农田、腾退整治“大棚房”等工作。通过“以地换地”、“以棚换棚”的方式,引导传统种植户入驻小微产业园,有效解决“插花田”问题。目前已建成高标大棚900亩,农户亩均增产20%以上。
第六站:惠民街道大泖村
最后一站调研组来到大泖村,村党委书记富志刚向调研组介绍大泖村是一个纯农业村,共有4100亩耕地,主要种植水稻、油菜、大麦等。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种业发展,大泖村丰产粮油专业合作社与省农科院合作繁种制种,培育出多个高产水稻品种以及富硒、富锌水稻。
调研期间调研组共走访了嘉善县五个乡镇/街道,秉持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调研组成员顶着烈日,深入各村田间地头,切身感受嘉善县乡村振兴、“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通过此次深入基层走访学习,调研组认为,嘉善县充分发挥了土地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支撑保障作用。各乡镇依托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统一规划布局,通过土地流转和整治,使农业“低小散”逐步走上规模化道路,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实现了耕地增量增值,深入践行了“两山”理念。嘉善先行先试的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值得推广借鉴。